鹹肉粽子

293

鹹肉粽子介紹

農曆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之一。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

鹹肉粽子詳細內容

鹹肉粽子

 農曆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之一。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之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或箬葉包制而成。箬葉俗稱粽葉,生長在廣袤的叢山峻岭中,根系發達,生命力強,不僅是一種很好的水土保護植被,而且還是一種取之不竭的財富,是山區百姓的「 綠色銀行」。它不僅能用於包粽子,還用於包裝其他的食品及餐桌上的裝飾和食品的陪襯,還可用於編製器皿、做合飯盒和剪成各種形狀。粽葉是天然生長的,沒有任何毒害和污染,並且年年可采,季季可收,做為食品包裝,具備無污染和使用的「一次性」。因此,被當今營養學家稱之為「天然綠色食品」。粽葉提取物富含粽葉多糖、粽葉黃酮、有機鋅、硒、碘、鈣、鎂、鐵、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等近40種功能因子。《本草綱目》中早就有記載,粽葉具有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癰腫等功效。《中藥大詞典》中也介紹粽葉有這些功效。近年來研究證明,箸葉中的多糖物還具有抗癌的效果。
 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我今天包的這款鹹肉粽子因為是第一次包,包得不太好,不過氣味郁香,油潤適口,真的很好吃。喜歡吃肉並且喜歡吃鹹味粽子的可以試一試哦!

 主料

 糯米1000g 小蘇打10g 五花肉400g 粽葉1把

 輔料

 鹽12g 醬油1湯匙 生抽3湯匙 蚝油1湯匙 香油1/4湯匙 黑胡椒粉1/2茶匙 料酒2湯匙 五香粉1/2茶匙 水適量 棉線適量

 鹹肉粽子的做法

 1.準備食材:糯米、去皮的五花肉、粽葉、小蘇打

 2.用清水淘洗兩遍,將水潷出去,重新加入清水浸過糯米3厘米以上,將糯米浸泡一夜

 3.五花肉切小塊

 4.切好的五花肉放入容器中,加入調料(輔料裡面除水和棉線以外的料全部加入,鹽只放2g)

 5.抓勻提前腌制一晚,天熱要入冰箱冷藏腌制

 6.用小刷子將粽葉一片一片刷凈後放開水中煮5分鐘,撈出待用

 7.泡好的糯米瀝干水待用

 8.小蘇打放入碗內,加少許水融解成蘇打水

 9.將瀝干水的糯米重新倒入泡米的盆內,加入蘇打水和10g鹽

 10.拌勻並靜至半小時

 11.取一片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葉片比較窄的要用兩片重疊再稍微錯開一點以便增加葉片寬度),注意尖部要緊閉,以防漏米。

 12.用勺子往圓錐狀的筒中舀入1湯匙糯米並用筷子捅一桶

 13.加入一塊腌好的鹹肉

 14.再蓋上一層糯米,九分滿即可。

 15.左手虎口處握住錐形,右手將上層糯米用手指稍微壓平,然後將多餘的葉子翻折下來包住米,隨即用手將葉子的兩側捏下去,之後的粽葉尾端向一側摺疊,然後綁上棉線

 16.包好的粽子放入電高壓鍋,加水與粽子平行或淹沒過粽子1厘米左右,

 17.蓋緊蓋子,接通電源后按蹄筋鍵(系統自動顯示時間為40分鐘)開始煮粽子,聽到高壓鍋發出"滴滴滴"提示音后表明時間已到,粽子已煮好。即可切斷電源,繼續燜半小時后再開蓋取出,也可以燜幾個小時等粽子涼了再出鍋

 烹飪技巧

 1.糯米要提前泡脹發10小時左右 2.肉要提前腌制,最少要腌2小時 3.粽葉里舀入一勺糯米後用筷子捅一捅,稍微壓實,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比較緊實好看 4.做好的粽子一次吃不完,可以放到冰箱冷凍層保存,吃的時候放蒸鍋里加熱。 如果是用普通的鍋煮粽子,時間要適當延長,差不多煮4小時左右 5.粽子包法多樣,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包成長棕、四角棕、三角粽、塔型粽、錐形粽等等,關鍵是別露米即可 6.高壓鍋加水只能8分滿,粽子一鍋煮不下的話可以分兩鍋煮。1000g米我包了24個粽子,剛好煮一鍋。 7.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其性味甘溫,有健脾暖胃、補中益氣的功效。《本草綱目》中稱糯米能「暖脾胃,止虛寒泄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芒種過後,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端午吃糯米粽子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 8.糯米含有高質量的澱粉質和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素等營養成分。但是糯米含的蛋白質較少,並且十分缺乏賴氨酸、色氨酸,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鈣含量較高但不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將糯米包上餡料製成粽子,搭配食用,則可以避免營養不全面。 9.粽子天然健康、營養全面,但是因其熱量偏高,而且糯米黏度大、不易消化,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貪吃,以免影響腸胃及正常飲食;而心血管病患者、「三高」人群、糖尿病患者、胃腸病患者都要慎食甚至禁食粽子。即使是腸胃健康的人,也不能在一大早或晚上睡前兩小時吃粽子,否則會使糯米停留在胃裡時間太長而不消化,應盡量選在中午和下午吃,並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每次一至兩個即可。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幫助腸、胃蠕動,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腹脹、腹瀉等癥狀。這樣搭配飲食不僅營養均衡,還能過個輕輕鬆鬆、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