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拌香乾

247

馬蘭拌香乾介紹

翻看博客才發現我的空間里只有一篇被南方人戲稱為“嫌貧愛富”的一種菜——茨菰燒雞翅根是介紹江南菜的,從05年離開山西到杭州待了兩年,07年工作調動又和LG到了蘇州,算算在江南也六年的時光了。……

馬蘭拌香乾詳細內容

馬蘭拌香乾

翻看博客才發現我的空間里只有一篇被南方人戲稱為“嫌貧愛富”的一種菜——茨菰燒雞翅根是介紹江南菜的,從05年離開山西到杭州待了兩年,07年工作調動又和LG到了蘇州,算算在江南也六年的時光了。

記得初到杭州時,看到菜市場上各種當地時令蔬菜,給我的感覺雖然沒有紅樓夢裡的劉姥姥進大觀園那樣誇張,但也給了我太多的新奇。每一樣蔬菜買之前都要問攤主:“這是什麼菜?”“這菜怎麼燒?”。六年的江南生活,我逐漸了解江南的飲食風俗,如今對於菜場上的蔬菜早已輕車駕熟,用自己的烹飪方式理解江南菜。

剛進入早春時節,菜市場上就看到馬蘭頭的身影了,可以說馬蘭頭是江南人餐桌上的報春佳蔬。(以下黑體文字來源網路,只為自己日常學習所用)。

馬蘭頭,又名馬蘭菊、竹節草、紅梗菜,原是野生種,生於路邊、田野、山坡上,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實在是野菜中的下里巴人。在古代它曾被文人指為惡草,漢代東方朔的《七諫、沉江》說:“蓬艾入御床第兮,馬蘭踔而日加”,把蓬蒿、蕭艾和馬蘭統統喻為佞諂囂張的惡人。既然是惡草,當然就沒有人肯去吃;直至明李時珍作《本草綱目》記載:“馬蘭頭能散血消腫,利筋滑胎,解毒通麻”。才為馬蘭真正地平了反昭了雪。

然而經李時珍翻案后的馬蘭仍然僅僅是一味草藥而已,尚未被大眾接受為菜蔬。真正被廣泛當作美味野菜,大概是在明末清初以後,袁枚在《隨園詩話》里就曾說“馬蘭頭者野菜名,京師所謂‘十家香’也。”一下子躍居為“十家香”,很明顯此時的馬蘭已成為野菜珍品了。清袁枚主張“馬蘭頭,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后食之,可以醒脾。”

當代名作家,人稱“好老頭”的美食家汪曾祺先生則喜歡把馬蘭頭用開水燙熟擠干,拌以細鹽、碎香乾丁,再淋以芝麻油。當然也有人愛用馬蘭頭配以嫩豆腐煮羹吃;或者先用熱油煸雞絲,再投馬蘭急火炒幾下作下酒菜;或者以馬蘭與火腿末、海米、雞絲調製成餡,用來包餛飩做餃子。一句話,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但最正宗最經典的吃法還是焯熟后加麻油涼拌。

馬蘭拌香乾

原材料馬蘭頭、香乾。

調味料:食鹽、芝麻香油、生粉、食用油。

馬蘭頭的處理過程

1.馬蘭頭的老葉和老梗摘除乾淨,放在清水裡,加入1勺生粉,浸泡10分鐘。

2.用清水沖洗乾淨,撈出瀝干水分。

3.鍋內放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燒開。

4.放入洗凈的馬蘭頭。

5.加入一點食鹽。

6.淋入一滴食用油,大火煮至水再次沸騰。

7.撈出馬蘭頭,立即用冷水沖涼。

8.用雙手將沖涼的馬蘭頭擠干水分。

9.用刀將馬蘭頭切成碎末。

涼拌過程

1.切碎的馬蘭頭。

2.香乾用冷清水沖洗乾淨,切成小見方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