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對人體有哪些好處介紹

太極拳作為我國特有的瑰寶,太極拳秉承中國傳統的運動養生理論,以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為基礎,將佛家舍己寬容、儒家中庸之道、醫家經絡學說、養生家吐納導引、周易陰陽變化等眾多內容融於一體。太極拳的生理效應研究對神經……

太極拳對人體有哪些好處詳細內容

太極拳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太極拳作為我國特有的瑰寶,太極拳秉承中國傳統的運動養生理論,以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為基礎,將佛家舍己寬容、儒家中庸之道、醫家經絡學說、養生家吐納導引、周易陰陽變化等眾多內容融於一體。

  太極拳的生理效應研究

對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太極拳鍛煉要求心靜體松,情緒處於平和內斂的安靜狀態。通過精神內守,降低交感神經緊張性。動中處靜,靜中寓動的運動具有平衡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功能。以意行拳,不但能使神經系統活動過程的均衡性、靈活性和自我意識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強,還可以使神經系統的調控能力得到提高。

王遇仕等對78名受試者通過自身前後對照的方法進行研究發現:太極拳鍛煉可明顯降低受試者動脈血壓,增加口腔唾液分泌量,延長脈搏間隔時間,縮短呼吸間隔,調節大腦植物神經使其處於一種平衡狀態,使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狀態由老年化向年輕化轉變。太極拳獨有的虛領頂勁、立身正中的練法對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皮層軀體感覺中樞、軀體運動中樞和視覺中樞以及神經、眼肌運動神經具有鍛煉效果及醫療作用。

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太極拳運動具有輕柔均緩,連貫圓活,虛實分明的特點。在鍛煉時,機體全身肌肉有規律地交替收縮與舒張,肌肉毛細血管、微循環系統大量開放,減輕了心臟負荷,血管舒縮功能得到合理鍛煉,促進了靜脈血迴流。堅持太極拳練習可使每搏輸出量增加、脈率減慢、左心能量有效利用率提高、心肌耗氧量和耗氧指數降低。每搏輸出量、心輸出量、心臟指數等心功能指數隨太極拳運動時間延長而改善。研究發現,堅持太極拳鍛煉者可出現收縮壓和平均收縮壓、總外周阻力降低等血液動力學外周效應,長期的太極拳練習有可能改善和延緩血管的老化。

對呼吸系統的影響太極拳的呼吸法是一種「悠、勻、細、緩」的呼吸法。這種呼吸法可以降低肺換氣的次數,控制呼吸,改善肺通氣和換氣功能,增加肺活量。MVV是一個比較全面反映整個呼吸系統機能的指標,30歲以後MVV隨年齡增加而直線下降。長期太極拳鍛煉后,中老年女性MVV呈現上升的趨勢,說明太極拳運動可以增加呼吸儲備,延緩因衰老所致的呼吸機能的退化。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對24例參加88式太極拳鍛煉的健康老人和24例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健康老人進行比較,鍛煉組E玫瑰花環數、百分率,Y玫瑰花環數、百分率明顯增高,為太極拳鍛煉能增強老年人免疫功能的觀點提供了有力證據。此外,太極拳運動還可以有效地提高T、B淋巴細胞的功能,增進老年人機體免疫能力,並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

其一,不循規,不守法,隨心所欲。這種現象大多出現在群眾性晨練活動中。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認識問題,也有缺乏導師和組織領導問題。首先,從認識上看,有些人不了解太極拳的本質和特點,把它同保健操、迪斯科等混為一談,只要照貓畫虎,隨大流就行了。殊不知,學太極拳不僅需要明師指導,而且要遵規守法,循規蹈矩,循序漸進。其次是組織領導無力,滿足不了群眾對學習太極拳的要求,特別是在輔導員的培育,和骨幹群眾的訓練上,乃至活動場地等方面,都不適應群眾性太極拳活動的要求。

其二,曲解「得意忘形」的內涵,忽視基本功訓練。無論拳理還是拳諺對此都有不少的論述。例如:「有形有象都是假,無形無象才是真」,「拳到極處便無拳」,「知法忘形人化境,到此渾元太極成」。有些人對上述拳理不求甚解,在修鍊太極拳過程中不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忽視盤架子,有的乾脆不練架子,只是在推手或站樁上下功夫。

有的人還用太極派別的存在為理由,提出「太極拳無所謂對錯,一個人打一個樣」的謬論。他們不知道,「忘形」是從有形中來的,「無形」是太極的最高境界。正如「守規矩,循規矩,脫規矩」一樣,只有先遵規矩,守規矩,才能逐漸的脫規矩而不離規矩,得心應手,從而進人忘形有神的自然感應的太極態勢。對於太極內功與盤架子的關係,有的拳家認為,太極功不是打出來的,也不是推手推出來的,而是依據拳理長期盤架子練出來的,功夫在於套路之中。只有在傳統套路上下了功夫的人,才能得到真功夫。何況,從養生的角度來說,離開盤架子,強身健體、祛病延年、陶冶情操等太極拳的功能,就無從談起。

其三,不相信「鬆柔是太極之母」。就一定意義上說,太極拳區別其他拳種的根本標誌就是「鬆柔」,或者說「鬆柔」是太極拳的基本特徵。老子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張義敬說:「鬆柔是太極拳的靈魂,凡是違反了鬆柔這一原則的都不能稱為太極拳,至少不是正品。」

然而,有些學太極拳的同道們,卻不相信「鬆柔」是練太極內功的基礎,甚至拿某些有成就的太極拳大師曾經學過某某外家拳為例,說明光有太極的「鬆柔」是不能出功夫的,要想出功就必須同練外家拳,只有內外兩家結合,才能產「太極功夫」,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境界。這些糊塗的認識,影響太極功夫的形成,也影響太極拳的健康發展。

其四,把練功與養生對立起來,特別是把注重養生說成是「空架子」,是「花拳繡腿」,給予全盤否定。修鍊太極拳應把養生與練功結合起來,二者不可偏廢。當然,對中老年人來說,應議養生為主,技擊為輔;而中青年則應側重於技擊的訓練,提高拿、化、發、放的能力。從整體上講,二者是不可分的,練功中必然使身心得鍛煉。反過來說,在堅持長期盤架子中也必然增長太極內功,提高技擊能力。兩者相輔相承,相互依存。